裴纶第二件事,是安民生。
裴纶借着孔府大案的余又束手无策,不久之后便撒手人寰。
裴纶的确不擅长站队,甚至无法接受城头王旗变幻。
裴纶赶忙行礼,俯首说道:“少保谬赞,在下不甚惶恐。”
于谦可以叫他字,但是他这趟来不是私事,是公事。
“我这次来拜访于少保,是想让于少保劝说陛下,入济南府驻跸。”裴纶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山东需要大明皇帝驻跸,即便是没有政策上的倾斜,至少也不应该落后。
比如这次的以工代赈,山东因为经济稳定,就排到了最后。
面对冬序,山东的压力也很大。
陛下不肯驻跸,京师的那些京官们,可是很会见人下菜碟,山东不得圣眷,到时候,山东不见得能撑下去。
于谦看着裴纶为民请命的模样,叹息的说道:“陛下心里拧的疙瘩,是我这等臣子能够解开的?”
“不论当年铁铉千斤闸之事,李宾言巡抚山东,差点死在兖州府,陛下这个心结想要解开,恐怕不易。”
裴纶满脸的急切,甚至急的额头都冒出了冷汗,他想了想说道:“还请于少保教我!”
“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道如山东布政司对曲阜孔府的千年老宅,进行了一番修整,供游人观光揽胜,将孔府、衍圣公这个神话ip,和传国玉玺、泰山封禅一样,彻底去掉了神圣性。
这些变化是让朱祁钰欣喜的,这些年山东一直没什么动静,朱祁钰还打算亲自看一看,若是有必要,就邸报发文,发动一场捣毁孔家店行动。
大明的天只有一片,这孔家店还想凌驾在皇帝的头上,岂能饶恕?
但是帝制之下,这些读书人的抵抗意志,实在是超出了他预料的弱。
他还没开始发动斗争,这些读书人就学会了滑跪。
“陛下,裴纶找臣是为了请陛下驻跸之事,准备倒是很充分的,陛下要去看看吗?”于谦找到了陛下,禀报了裴纶的事儿。
朱祁钰放下了京中来的奏疏,摇头说道:“哦?准备联合倭寇,给朕一个大惊喜?”
“看陛下说的,裴纶要有那个胆子,当初就刺杀杨士奇,毒杀王振了。”于谦愕然。
他知道陛下心中有心结,万万没料到,陛下心中心结这么重。
陛下这一句话,可谓是诛心至极,若是传到外面,裴纶不问道,明知道皇帝不喜,还非要凑上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勇敢了。
于谦俯首说道:“剿匪平倭英烈公祠。”
“这七年来,山东一直在平定响马,颇有建树,山东地面已经找不到响马了,在大明十六省内,唯有山东地面可以说自己地头上没有流匪。”
“而密州市舶司是倭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初,倭国各大名田主,和孔府勾结,走私贩私,因为密州市舶司和巡检司的存在,各大名田主,只能贡舶商舶,所以山东地方联合密州市舶司,对倭寇进行了多次清缴。”
“这些年,剿匪平倭,死伤者众,裴纶兴修英烈公祠以纪英烈之功。”
走私贩私不用纳税,贡舶商舶就得纳税,抽一成纳银六分。
但倭寇就是寇,他们当然不想纳税,这些年从未停止对密州市舶司的袭扰。
这就是裴纶上任山东办得第三件事,平倭,经年累月,从不停歇。
朱祁钰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那真的是得去看看。”
“兴安,改一下行程,逗留几日便是。”
如果别的事,朱祁钰自然不理会,但是剿匪平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