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出人意料(2 / 2)

死者王敏身高一米六五,凶手施暴过程中,血迹抛洒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但是可以通过脚掌、脚跟之间的数据进行测量。

血迹形态分析完成,陆川一开始制作的鞋印模型现在也基本成型,能够使用。

和他一组的,正是宋明光。

案发时间段内,公寓的四部电梯正常运行,内部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也在没有任何故障。

穿小鞋子,相比较脚后跟而言,脚趾的变形会更多。

陆川采集这些,主要是为了通过测量血迹数据,分析凶手和死者身高的对比。

“好,我这就安排。”

现在,趁着模型干燥的过程,陆川在测量现场采集的一些血滴周边数据。

比如凶手和死者的身高对比,劈砍刀具的力度、角度等等。

很快,视频就送到了王松手里。

“身高……一米七五到一米七八……力度很大,年龄不大……”

qz市刑侦支队,现勘实验室。

但是,在根据血迹形态特征,判断嫌疑人相关身体数据方面,就差了很多。

一般来说,有过性犯罪的嫌疑人,在观察漂亮异性的时候,眼神或者肢体动作,是有一些特异性的。

而小一号的鞋子,主要是通过重心的位置来确定的。

这就看眼力了,巧的是,宋明光和王松都觉得自己有这个眼力。

只不过,鞋子和脚大小不一,留下的足迹特征就有区别,鉴定分析的难度会比较大。

制作模型,有利于陆川得到更加准确的分析数据。

这种大小的鞋子,一般脚大一点的男性,只能勉强把脚的前半部分伸进去,而不太可能整个穿进去。

凶手进门,施暴,劈砍等等犯罪行为重建,比较符合现场的真实情况。

对方根据血迹形态分析,重建的案发现场是比较准确的。

不能说多么高明,但起码是中规中矩,这边的现勘王瑞庆,陆川也是认识的,和杨森大概一个水平。

如果在未干燥的血迹现场,通常还可以用棉签、纱布、玻璃片提取的方式进行。

鞋号是三十八号。

血迹的采集多数情况下采取两种办法。

正常人在脚上的重心是在脚掌的中心位置,足弓正常的人,脚上的重心其实是悬空的。

陆川正在做足迹鉴定分析的准备工作,制作模型。

犯罪,从对后果的惩罚来看,没人愿意犯罪。

两个小时后,陆川基本完成了血迹形态分析。

现场发现的女鞋脚印,qz市刑侦支队这本已经确定是属于死者的。

一些喷射状血迹、滴落状血迹留存的很多。

这样的话,脚印的重心,应该在鞋跟靠前的位置。

可是……

陆川已经测量过两边,鞋印的重心不仅没有出现陆川事先判断的,位于鞋跟靠前一些的位置,反而出现在鞋印中间靠前的位置。

另外,鞋印周边的的虚化数据,不是大脚穿小鞋,反而是小脚穿大鞋!

“不对!”

(本章完)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