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直接过去吧,这一关迟早要面对的。”
迟早要面对的,迟早要面对的,即使张宣心里早有准备,但当他赶到大南门时,还是被现场的记者人数吓到了。
一眼看过去,长枪短炮,乌央乌央地不下百位。
男男女女几个几个凑一堆,那些标致显示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甚至还有京城沪市的
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这是要干嘛呢?
游行示威?
这怕是大建校以来到场记者人数最多的一次。
距离大南门还有100米时,陈燕把奔驰停下,问“车子开过去吗?”
张宣想了想,推门下车“下车吧,我们走路过去。”
当记者有个基本要素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边事物必须有足够的敏锐洞察力。
这不!
张宣才刚刚露头,就被一位眼尖的女记者发现了,然后迈着罗圈腿奔了过来。
下一瞬,南门口的众多记者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把他团团包围住。
然后就是挤!
然后就是抢问题!
这一幕把高校长吓到了,也把一众维护秩序的保安、老师和学生会干部吓懵了。
还好陈燕心里素然劳心劳肺,但此刻心情非常好,拍拍他肩膀和蔼可亲地说“应该的,这是你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
这话好听,张宣内心很受用,经过小十一身边的时候,他低声说了句“辛苦了。”
“恭喜你!”
小十一递上一瓶水,慢声开口“你都这么有钱了,得请我吃一顿饭。”
就知道这姑娘会打蛇随棍上,但心情不错的张宣没拒绝,“好,此间事了,找会请你。”
小十一声明“单独请我。”
迎着她的眼神,张宣点了点头。
一路过去,他碰到了很多熟人。
比如谢艺、那个红衣女孩。
“恭喜!”
“谢谢!”
最后竟然还碰到了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