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寝室里刘宇佳和张天卫都回家了,刘宇佳是襄樊人,两个小时动车就到,张天卫就是武汉本地的,一个小时的车程。王立峰则出校去找他高中时就在谈的女朋友,寝室就剩潘家凡一人,不过他也闲不下来。
一大早自行车就到了,给保卫处的保安打了声招呼,直接就开始卸货了。
几天下来,几名学校的保安也都知道旁边小仓库来了个小老板,潘家凡也过去递过几次烟,都还混得比较熟。
等卸完货,潘家凡看着一地的零件傻眼了。
他忘了自行车肯定不是直接装好了发过来的。
潘家凡跑遍了学校附近的修车摊,找来了三位老师傅,现在还在摆这种修车摊的也只有老人了。
一辆车十块钱,潘家凡决定按计件算。
多劳多得,这样效率也高很多,现在十一也有留校的学生,早一天推出早一天好。
三位老师傅在十一也没什么生意,很爽快就答应了。
潘家凡也没闲着,一边计件,一边在学校的兼职群里找兼职:武生院诚信单车招运营专员4名,30/天,周结,需发无课单。
招兼职进行的很顺利,本身不少留校的学生就是家里困难一些的,不想花费一去一来的车费,而且一个月900的薪酬在大多数兼职只有600-800的行情下也不低,10月3日,四个兼职就招好了,自行车也都组装完成。
付完两千的组装费,潘家凡看着只剩下四百多的余额有些欲哭无泪,接下来要是收益不行就得吃土了。
兼职是两个大二的,两个大一的,都是男生。
两个大二的男生分别叫黄博、夏开飞,大一的两人分叫左鹤鸣、魏兆阳。
四人看着都是比较老实本分的孩子,潘家凡毕竟做过销售,看人还是有一手的,毕竟自己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他们。
不过具体怎么样,还要干了才知道,如果不行,那就干满一周滚蛋。
下午,潘家凡叫他们到仓库开了个小会,四人看着仓库内整整齐齐摆放的200辆自行车,都是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叹。
毕竟都还是学生,看到自己同龄人已经领先自己那么多,这个反应也很正常。
潘家凡拍拍手,拉回几人的注意力:“你们好,我叫潘家凡,今年机电系的新生,大家叫我家凡就好,现在在学校开了家公司,做的就是诚信单车的项目······”然后就是给大家介绍共享单车的运作模式。
很显然,过来的几人都没想到这个开公司的同学居然是大一刚刚军训完的的新生,等介绍完,两个大一的学生看向潘家凡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毕竟确实没几个人刚上大学就这么能折腾的。
潘家凡继续说道:“虽然是兼职,但你们也是我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了,以后都是同事,大家都做个自我介绍吧,相互认识一下。”
四人也都从善如流,都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的年级和所在院系。
自我介绍完,潘家凡开始和他们讲解各自工作的职责,并按照他们的无课表排班。
两人负责东区,两人负责西区,一人上午三个小时,一人下午三个小时,他们需要在这三个小时将自己区域内的自行车检查一遍,并摆放整齐,如果某一区域的自行车过多,就直接扫码骑到车少的区域,潘家凡按照他们的支付宝账单给报销,如果有损坏情况,就推到校内修自行车的地摊上去修好,修车时拍照发给潘家凡。
在组装时潘家凡就和在校内摆摊的李老头达成了协议,推过去的共享单车直接修好,记账,一周一结。
交代完,潘家凡决定还是请自己的第一批员工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
虽然手里钱不多了,但学校里面的餐馆价格都还算便宜,外面卖42一个的菜,到校内可能也就28左右,当然分量和材料都会差一些的,潘家凡前世就是开的餐馆,对这些事情也是门清,他看一眼菜单,都能知道这个菜的成本是多少钱。
十一的商业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