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艰难地缓缓点了点头,紧紧咬着牙关,说道:
“我们确实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无论是六米还是四米的宽度,对于这个方法而言,或许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
但倘若我们挖掘得足够深……接着再用某种围栏对两侧进行加固……那么,我们便能够在大多数平地上修建出质量可靠的道路,而且这些道路能够长久地投入使用。至于湿地和山丘等特殊地形……我们只需定期对它们进行修缮即可。”
乌扎克说得极为缓慢,每个字之间都刻意留出了许多停顿,仿佛他在认真地掂量着每一个字所蕴含的价值一般。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既不想做出过度的承诺,最终却无法兑现,又不想直接拒绝亚历山大,以免触怒这位手握大权的统治者。
毕竟,亚历山大对完成这项工程的决心坚定不移,是不会轻易接受任何否定的回答的。
“嗯,这个建议着实很棒。”亚历山大听闻此建议,满意地轻轻哼了一声,随后又补充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好吧,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平坦的道路就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修建。而山丘以及沼泽之类的湿地地形,依旧使用普通的水泥来修筑。如此一来,我们双方所面临的问题便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至于道路两侧的围栏……那就种植树木吧。树木不仅对道路本身有益,对于往来的行人而言,也具有诸多实用价值。”
在路边植树的这一想法,最初是由蒙古人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种植树木的实践中传播开来,进而传至亚历山大这里的。甚至在更早的时期,古印度国王阿育王也曾推行过类似的举措。
“哈哈哈,亚历山大真是聪慧过人。”
这个绝妙的想法,不禁让众人由衷地发出赞扬之声。他们着实对亚历山大钦佩不已,仅仅只是坐在房间之中,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便能想出比他们更为精妙的主意。
人们向来对亚历山大的卓越才华深信不疑,而这一个小小的事例,更是充分说明了其中的缘由。
许多议员见状,也纷纷迅速加入到奉承的行列之中,其中甚至还包括那位略显闷闷不乐的贾祖姆。
等到众人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下来之后,乌扎克方才鼓起勇气,大胆地向前迈出一步,再次紧紧握住拳头,眼睛微微泛红,带着一丝忐忑向亚历山大问道:
“还请大人原谅我的冒昧……但是,如果我们要按照这种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道路修建工程……我将需要更多的人手,因为如此一来,必然会需要更多的工作量。”
乌扎克在已然获得了诸多优惠条件的情况下,此时再提出这样的请求,似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然而,考虑到亚历山大新提出的方法确实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他也只能咬着牙,厚着脸皮说了出来。
毕竟,他可不想因为自己做出了承诺,最后却无法兑现,而遭受更严重的后果。
亚历山大在听到这一请求之初,既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也没有直接否定。
他只是轻轻挥动了一下手掌,平静地问道:
“且等新的铁铲打造出来吧,届时挖掘工作将会快上许多。另外,你可以把许多原本负责供应水泥的人员,调配到普通工人的岗位上去。毕竟,在新的修路方法下,供应水泥的环节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手。”
紧接着,冈比西斯也在一旁开口说道:
“如果大人的人手依旧存在缺口,不妨让周围的村子提供帮助吧。道路建成之后,对他们同样有益,毕竟道路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此出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所有的议会成员之中,或许也只有亚历山大的正妻冈比西斯,才拥有这般特权,可以不经亚历山大的首肯,便单方面授予此类事务的处置权。由此可见,一些领主在议会之中对她心存畏惧,确实是有着充分的理由。
亚历山大微微点头,对冈比西斯的想法表示赞同,心中暗自思忖道:“看来日后可以将一些任务交付给冈比西斯来处理。如此安排,倒也颇为妥当。”随后,他不禁感叹道:
“但又有谁能够想到,看似平常的修路工程,竟然会如此麻烦重重?难怪罗马人历经了数千年的漫长时光,才构建起了庞大的道路网络。”
……
随着道路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亚历山大将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位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员——贾祖姆以及他所负责的足球场项目。
此时,贾祖姆也提出了与之前类似的担忧——水泥短缺的问题已然导致工程出现了延误。
这无疑给了言辞犀利的冈比西斯一个绝佳的嘲讽机会,她毫不留情地讥讽道:“倘若你连自己负责的任务都无法顺利完成,又为何要去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呢?”
亚历山大在一旁听着,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冷笑。
既然他的妻子已然替他表明了态度,他便只是要求贾祖姆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同时承诺会给他调配一些额外的水泥,以解燃眉之急。
随后,亚历山大又将话题转向了农业领域,这一方面的事务由经验丰富的长者梅尼库斯负责掌管。
据梅尼库斯介绍,目前农业方面并未出现重大的问题。各个农田都按照预定的计划,获得了预期的收成,并未出现农作物枯萎病或者其他疾病的迹象。在全国范围内,引进重犁以及三种作物轮作系统等新技术的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这位面容略显憔悴,但双眼依旧炯炯有神的长者,用他那粗哑却又沉稳的声音说道:
“大人,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许多农民确实不太愿意遵循您所倡导的方法。他们对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根本就不相信。所以,我们便依照您先前所说的办法行事。在每个村子里,我们都会支付一定的报酬给一两位农民,让他们尝试采用我们推广的方法进行耕种,并承诺一旦产量超过一定的标准,超出的部分就归他们自己所有。”
“我们目前才刚刚起步,要想完全见到成效,恐怕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令人欣喜的是,已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相信要不了多久,赞赞便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养活所有的人民。这一切都多亏了您的英明决策,赞美您。”
亚历山大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轻轻颔首,欣然接受了老人的称赞。
他神色温和,缓缓开口说道:“农民们起初会心生顾虑,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人之常情。
每当面对全新的事物,即便它有望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他们首先担忧的,必定是其中潜藏的风险。”
“虽说粮食增产无疑是好事,但歉收的恐惧,始终如影随形,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心头。故而,鲜少有人胆敢轻易去冒这般风险。”
“其实无需对农民们加以强迫。只需确保所有村民都清楚知晓,那些尝试‘新’方法的农民究竟在做些什么。如此一来,日后他们自会依据实际成果,做出自己的判断。”亚历山大语气笃定地宣称。
他心中暗自思忖,待这些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农民,经过几年时间充分展示出新技术的成效,并向众人证明这并非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现象后,便可以开启下一个阶段——大力发起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倘若届时他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甚至可以将这项先进的耕种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必须遵循这种方法进行耕种,否则便会面临高额赋税,沉重的税负将令他们难以承受。
但就目前而言,亚历山大满心欢喜地看到,赞赞市全年的粮食安全已然得到了坚实的保障。毕竟,粮仓之中储备的粮食,足够赞赞市自给自足达两年之久。
……
与梅尼库斯交谈完毕后,亚历山大将目光转向坎比西斯,开始询问起工坊的相关情况,而更为关键的是,他委托坎比西斯妥善安排新来的铁匠。
“你们务必尽快建成新的车间。每耽搁一天,我们便会白白损失一天的收益。催促他们尽快打造出那些铲子。就是这样的铲子!”
说着,亚历山大当即在纸上勾勒出一幅铲子的草图,旋即迅速递给坎比西斯,示意她继续完善细节。
“这些铁匠的众多家人也会一同前来。所以一定要为他们建造足够数量的房屋,让他们能够安心定居。”
“另外,要精心挑选几位颇具潜力的学徒,安排他们在这些经验丰富的铁匠手下学习,让铁匠们悉心教导。我们必须确保学徒们能够学到师傅们所传授的所有技艺。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你能提高肥皂和玻璃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