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不一样了(1 / 2)

农家小青梅 离离白草 2561 字 10小时前

袁传世气极,“也就这两年家里不宽裕,才没有借,先前你和诚娃念书的时候,哪回我这个当二弟、当二叔的没有借?”

孙子成了秀才,袁传芳底气也足了,毫不客气怼回去:“借10文也是借是吧?”

每次找二弟家借个钱,好话说了一箩筐,是找他们借文,最后只能借10文,那点钱,够买几张纸的?

眼看兄弟两个要吵起来,袁清忙表明态度,“二爷爷,这些年你们对我们家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

只是眼下,我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奶奶他们操劳了一辈子,身体都要被掏空了,我这个做孙子、做儿子的,再不敢让他们为我的事操心,这才应下了何老爷。

不过您放心,等我考中举人,有更多的免税田地,一定第一个想到你家。”

国朝立国之时,举人有200亩的免税田地,后来逢皇位之争,北上迁都,为鼓励士子,提高至400亩。

后来又慢慢调低了,旧都繁花,举人免税田地调整为300亩,土地肥沃的江浙更是只有2亩。

不过他们锦川地处遥远,官府放得宽,现今仍有400亩的,而滇南那边听说高至0亩。

以他们家目前的家境,短时间内不会买够这么多的田地,届时乡邻一定会看上。

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些年他们家三代念书,基本每家每户都是借过钱的,这些恩情还是要还的。

他做晚辈的,不好将话说透,陶氏接话道:“我们家现在需要用钱,给何老爷挂靠,是要抽成的,亲戚之间还能像这样抽成吗?我们有那个脸吗?”

袁传世得了准话,放下心来,讪笑几声拉着袁清诉苦,“清娃,你也别怪你二爷爷计较,实在是家里也不宽裕,交夏税秋粮的时候,你也是看到过的,多出那么多的粮食,白白便宜了那些差役。

现在你能免税了,自己家的田地又远远不够,我想着咱们好歹都姓袁,以后就不用再受这个苦了,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呢,这何老爷上门了,还欢天喜地的走了,这让我如何不焦心。

不过现在我知道了,是我考虑不周,你莫要见怪。”

“二爷爷说的哪里话,夏税秋粮的事情你放心,届时我找衙门里的差役说说,不会为难你们。”

袁传世更加欣喜了,这个时候也是回过味来,隔壁村的宋家,因为有个在边关当小官的族人,尽管这么多年都没能回来,每年交夏税秋粮,老宋家都因为这个得到优待,更何况他们老袁家,今年新出了一个秀才呢。

清娃又这么得陈知县看重,衙门里上上下下都精明着呢,交税的时候只要表明自家是袁清二爷爷,肯定不会被刁难。

劝住了二爷爷,想着乡亲们难免也会惦记自己的免税田地,为防家人闹心,袁清又请二爷爷帮忙给村里其他人透个底,表明等他中举后,一定报答乡亲们这些年的照顾。

何老爷的上门、袁传世的服软,都让袁家人真切意识到,自己家以后不一样了。

这种不一样,在第二日下午陈家马车驶入村里时,全村人也都意识到了。

一身锦衣华服的陈云泽下了马车,笑着对袁清道贺:“袁兄,恭喜恭喜,当初偶然看到你的文章,我便知你非池中之物。”

袁清有些意外,面上却是丁点不显,拱手作揖:“陈兄过誉了,某资质愚钝,不过是效董子下帷之功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