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江谌会在看到觉得合适的食材之类的东西会直接给江孜定下来,江孜也是毫不犹豫的要了这些油纸伞。
“我们住在福源客栈,你送三十柄油纸伞过去,客栈有人,你找姓江的就行了。”江孜给了一百文钱做定金便走了。
夏日的雨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在江孜纠结下雨了还要不要去码头的时候,雨停了,再次阳光灿烂。
平乡镇的码头比起常平镇等地的显得要小许多,但也是极其热闹的,沿路叫卖声不断,江孜一路逛着一路找江谌等人——他们倒是好找,几个大老爷们都是一米八的高壮个子,看着就不好惹,或许是下午才来的,摆摊的位置并不好,但是人来人往的,摊位上围绕的人也不少。
江谌和商队两人都正忙着给围过来的客人介绍摊位的东西,还有一人在整理货物,而胡晴儿和另一个商队成员并不在。
“哥,晴儿姐姐呢?”江孜凑过去问,肖茹自发的开始帮忙招待客人了,摊位上的东西除了母做好的手帕、荷包和头花,还是以加工坊的东西为准——柿饼、腐竹、芝麻花生酥糖、红薯片、辣片、五香薯片、辣味薯片、各种水果糖水罐头等。
加工坊的这些吃食几乎是每样都带了一两百斤,沿路这些都要慢慢清空,然后采购些当地的特色物件带去其他地区售卖,至于并没有摆出来说买的方便面酸辣粉其实是带得最多的,但是这两样算是热销产品,那是预备着带到广川郡去卖个高价的。
“她带着大强去逛集市了,看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的。”江谌有了肖茹帮忙,总算是得空歇了一下,刚灌了一大口水,招待客人的大虎就带了一个中年男人过来了:“谌哥,这位邱老板想要定一批柿饼。”
江孜自觉地让开位置,江谌应了一声,领着那人去摊位后面的空地去商谈了。
江谌的商队如今是有六辆马车的,规模不小,货品种类非常繁杂但是除了个别用来主要售卖的货品比如酸辣粉和方便面,其余的东西都不多,预备着沿路要去的八个镇县,每个地方每样货物拿出来售卖的数量不多,最多二十斤,那么如果遇上了想要大批量收货的商人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江谌的江家商行自然是派上用场了。
跑商路途遥远,单一的货物带得太多担心卖不完,货物品种多了数量减少担心不够卖,
江谌也是在选择货品上发愁了许久,等到和胡晴儿商议过后便有了主意,其中还有江孜不少建议——最终的结果就是江家商行的出现。
选择多种货物品种,携带适当的数量,若是有人想要大批量采购,就与之沟通让其前往江家商行订货,商行会派人送货到指定位置。
等到日后江家商行的铺子在大华朝各地开立,江谌的商队就不需要自己出远门去摆摊,只需要寻找合适的货源合作,批量订货,然后通过商行大批量出货,商行从中赚取一定差价,并且若是需要送货上门的,还可以再收取一笔送货费。
这样能帮着许多解决供货方销货的难题,从中能赚取的差价也绝对不低。
更何况,积少成多,量多价高。
对江孜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她主要经营的依旧是食肆,食肆除了从加工坊拿货,闲暇的时候也都会自己做些半成品囤积起来,大大减少了加工坊的出货量,加工坊囤货充足,就算是和于家杂货铺、清风茶楼以及乔家酒楼合作,出货量其实也是有限的。
眼下江谌开个商行,江孜充当供货方,商行帮忙销售,省心省力,很是符合江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