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2 / 2)

杨溥点头补充:“师资是个大问题。或许可以从各地选拔人才,集中培训后再派往各地任教。”

嘉靖位面

朱厚熜摸着胡须沉吟:“这朱由检,想法倒是新颖。修路造车能办实事,但办学堂动了老学问,得看着点。”

徐阶恭敬道:“陛下,臣建议循序渐进,先在小范围试行,等有了成效,再慢慢推广,减少阻力。”

戚继光眼神发亮:“这弹簧马车要是装备军队,行军速度能快很多!末将请命在蓟州先试用,看看效果!”

胡宗宪皱眉道:“河道疏通涉及多方利益,臣担心地方上有人阻挠。需派得力官员督办,才能顺利推进。”

隆庆位面

朱载坖一拍桌子:“张居正,这改革之策正合朕意!立刻拟旨,让各地官员速速落实,不得拖延!”

张居正目光坚定:“陛下,臣建议设立专门机构,统筹交通建设和教育改革,确保政令畅通。”

高拱严肃道:“推行新政难免有阻力,对那些故意刁难的官员,必须严加惩处,以儆效尤。”

王崇古激动地说:“九边将士早就盼着修路了!道路修好,粮草运输方便,边疆防御也能更稳固!”

万历位面

文华殿内,万历皇帝斜倚在龙椅上,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眼睛盯着天幕投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朱由检,倒是比朕敢折腾。修路、造车、办学堂,看着倒像是模像样。”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些许,“不过,朕当年支持张居正变法,也是为了大明好,可惜……”话未说完,已轻轻叹了口气。

申时行捻着胡须,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此等革新虽利国利民,但牵扯甚广。就像当年的一条鞭法,推行时也遭诸多阻力。还望陛下三思,徐徐图之。”

戚继光的族孙戚金握紧腰间佩刀,满脸向往:“若我军能装备改良马车,运送火器、粮草便能更快捷。爷爷当年抗倭时,若是有这等便利,定能更快痛击倭寇!”

李贽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新式学堂教授算学、天文,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这才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的正道,老学究们那些陈腐论调,早该改改了!”

赵志皋则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办学堂耗费巨大,国库本就吃紧。且新教材混杂诸学,恐乱了学子心性,于科举不利啊。”

万历挥了挥手,打断众人议论:“先看着吧,若真能成,朕也不介意学学前辈,支持一把。只是这其中门道,还得多琢磨琢磨。”说罢,又陷入沉思,目光深邃而复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