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1 / 1)

【崇祯十九年春,华北平原龟裂的土地上,老农李长顺跪在田垄间,双手死死攥着一把焦黑的土块,浑浊的泪水滴落在干涸的地面,瞬间消失不见。连续三年大旱,河道见底,水车成了摆设,百姓们用木犁翻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也耕不了半亩。与此同时,江南水乡虽雨水充沛,但人力插秧效率极低,新稻种因延误农时而大幅减产。八百里加急奏折如雪片般飞入紫禁城,户部奏报触目惊心:“全国粮产不足往年六成,米价暴涨三倍,多地已现人相食之惨状。”】

【乾清宫内,朱由检来回踱步,案头堆满了各地的灾情奏报。他猛地将奏折摔在铺满舆图的龙案上,朱砂红批的“饿殍遍野”四个字刺得他双眼生疼。“难道真要看着百姓啃树皮、吃观音土?”他一脚踢翻脚边的火盆,火星四溅,落在一旁的《农政全书》上,烫出密密麻麻的焦痕。】

【次日早朝,奉天殿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三十六根盘龙柱下,文武百官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朱由检举起李长顺托人带进宫的焦土,声音颤抖着质问:“这就是你们治理的天下!三年大旱,颗粒无收,你们却只会说‘听天由命’‘静待甘霖’?”】

【内阁首辅洪承畴整了整蟒袍,跪伏在地,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沧桑:“陛下息怒。自古靠天吃饭,臣等已下令开仓放粮,调拨江南余粮北上……”】

【“放粮?放粮!”朱由检猛地打断,一脚踹翻龙案前的铜鹤香炉,“粮仓能撑几日?江南的粮船在路上要走多少天?等粮食到了,百姓早就饿死了!朕要的是让土地自己‘生’出粮食,是一劳永逸之策!”】

【刑部尚书乔允升小心翼翼地出列,官帽上的玉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陛下,依臣之见,可号召百姓广挖水井,修缮水渠,兴修水利……”】

【“远水解不了近渴!”朱由检怒目圆睁,“工部!工部何在?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

【工部侍郎宋应星抱着一摞图纸,战战兢兢地走出班列,额角沁出冷汗:“陛下,臣近日研读西洋典籍,见有‘蒸汽’之说。若能将蒸汽之力转化为动力,制造出‘铁牛犁’,或可解决人力不足、灌溉困难之症。只是……此乃前所未有之事,需解决蒸汽压力控制、动力传输、机械磨损等诸多难题,且尚无先例可循。”】

【“没有先例,就由朕来开创先例!”朱由检猛地扯开龙袍领口,“即日起成立‘神农监’,朕要看到铁牛犁翻耕万亩良田!所需银钱,从内帑拨付;所需工匠,从各地征调!若有延误,军法处置!”】

【神农监设在京郊废弃的官窑旁。初春的寒风中,工匠们围着朱由检手绘的蒸汽装置草图,议论纷纷。老铁匠孙大锤蹲在地上,吧嗒着旱烟袋,烟灰簌簌落在图纸上:“用蒸汽拉犁?这不是拿铁块当耕牛使唤吗?铁疙瘩冷冰冰的,能懂耕地?我活了大半辈子,听都没听过这种荒唐事儿!”】

【年轻的铜匠周阿水却挤到前排,眼睛发亮:“师傅,您看这铜管、活塞,要是蒸汽推动它来回动,不就能带动犁铧了?”】

【传教士汤若望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蒸汽压力极大,容器若承受不住,便是爆炸之祸。且如何将蒸汽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犁地所需的圆周运动,如何保证机械在田间复杂地形下稳定运行,都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