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和王家人聊了一个上午,都是关于王嘉行的学习情况。
在王家人的耳里听到的是:行牙子是棵好的读书苗子,为人聪明勤奋,没有富家子弟的纨绔毛病,走科举之路非常有潜质,孙大人非常看好。
只不过王家还是根基浅,提供的学习资料非常有限,行牙子留在衙门,能及时的补充这一点。
想要行牙子能更往上走,必须先过了8月份的院试,有了秀才功名,才能找到更好的书院读书。当务之急,行牙子必须安心留在衙门好好苦读。
行牙子原先上榜的机会渺茫,经过孙大人的指导,上榜机会立即飙升八成。王家目前要做的是莫要打扰行牙子读书,免得分心。
王阿爷和王父领悟到孙山的意思后,连连点头,支持行牙子好好在衙门苦读。
王大哥还说:“多谢大人对我二弟的关心,如果将来有一天高中,肯定是孙大人的功劳。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孙山连忙摆了摆手说道:“莫要这么说,嘉行有出息,我也高兴。不,应该说沅陆的学子只要有出息,我都非常高兴。身为他们的老师,我衷心地希望每个学子能走出沅陆,走到辰州府,走至长沙府,甚至走向京城。”
孙山这么一番朴素又宏伟的愿望把王家人激动万分。
走向京城,这么美好的愿景,他们想都没想过。
如今有曾走过经场的孙大人在,这个愿景说不定还真能实现。
王阿爷连忙拱手说道:“孙大人,行牙子,不,是沅陆的学子能有你这样的老师,是他们的荣幸。”
孙山和王家人又聊了几句,眼看快中午了,必须停下来才行,再拖下去,得要留他们吃饭。
就算不是孙山请,王家人请,孙山都不希望。
挥一挥手说道:“嘉行阿爷,你们见一见嘉行,远远的说几句话,好让你们安心。切记,莫说太多,免得嘉行惦记着回家,耽误读书。”
王父连忙点头哈腰:“是,孙大人,我们一定会谨记吩咐,一定不能让行牙子分心。”
心里想着行牙子难得有新科进士指导课业,他们绝对不能拖后腿,必须让行牙子安心在衙门刻苦学习。
行牙子这个人他们最清楚,聪明是聪明,勤奋是勤奋,就是偶尔会贪玩,喜欢耍来耍去。万一见到他们了,心散了,想着出去,这万万不可。
王阿爷想请孙山吃饭,以表感谢:“孙大人,等候我们见了行牙子,恳求你赏面,到沅陆第一茶馆吃饭,以表我们心中的感激。”
孙山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说:“嘉行阿爷,饭就不用吃了,嘉行好好苦读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你们快去跟嘉行说几句话,免得他挂心你们。切记,莫说太多。”
孙山如此直白的拒绝,王阿爷也没觉得有什么。
听闻孙大人很少跟人吃饭,像上次主支王家邀请孙山吃饭也被拒绝了。
这次他们的邀请被拒,王阿爷早就预料到。
看来眼前的这个孙大人还真不想跟王家人走的太近,对行牙子的一番关爱,完全出于对读书人的喜爱。
主支的钧牙子,孙大人都想让他回县学读书,还说有教无类,读书人就不应该轻易放弃读书,可见孙大人还真喜欢读书人,这样的大学渣也喜欢。
王家人又和孙山说了几句话后,便跟随桂哥儿到后院见王嘉行。
王母跟师爷媳妇夏氏眼啾啾地相互看了看,一个不会说官话,一个也不会说官话。
至于方言,更是各自各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