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本想以战养战,不给倭寇建造火炮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京都拿下来。”
“谁曾想他们动作这么快,手中不仅有火炮而且足足四十门,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火炮的轮番攻击下死伤了四千多人,为了防止士兵溃逃,只能下令收兵回防。”
听完蓝玉的回答,魏武心中也不免轻叹一口气,暗道蓝玉的运气太差了。
兵败虽然有蓝玉的问题,但主要还是信息差造成的,就连魏武都没想到倭寇有这么多火炮。
他从今川了俊口中得到的消息,加上购买的那些也才接近三十门。
(感谢‘爱吃杭椒炒蛋的云小姐’送的大神之光,让您破费了,感谢!)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倭寇手中能有这么多火炮,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制造火炮最大的难点是炮管,虽然魏武不知道倭寇用的什么方式,但时间是够的。
即便是用的泥模铸造炮管,加上泥模干透的时间,两个月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而胡纪是四个月前叛逃的,倭寇这边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关键是得到了火炮技术,倭寇这边必定会全力投入生产制造,以求尽快装备军队。
虽然求快的方式必定会出现很多瑕疵品,但量中求质也是个方法,能得到不少成品。
不过这只是魏武的猜想,事实上倭寇是不是用的泥模铸炮法都还不一定。
毕竟魏武很早就将铁模铸炮的方式交给铁匠组的工匠了,那时候胡纪还没叛逃。
也就是说倭寇手中有可能已经掌握了铁模铸炮的方法,只是这种方法对技术要求很高。
退火、淬火、回火等金属加工手段不是知道技术就行,还需要工匠有相当的经验。
在今天之前,原本魏武也只认为倭寇大概率是用泥模铸炮的方式制造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