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外的长廊上,雕梁画栋间映着斜阳,数十名官员身着朝服,肃立等待皇帝召见。
他们的目光时而交错,低语声如微风掠过,透着几分不安。
突然,内侍尖细的嗓音打破沉寂:“陛下有旨,召军务大臣梁国公蓝玉、政务大臣杨荣觐见!”
此言一出,廊下众人不由一怔,面露疑惑。
毕竟,今日的御前奏对名单中并无二人之名,他们也未曾在长廊中等候。
好在政务处与军务处皆距御书房不远,仅一盏茶的工夫,接到圣旨的蓝玉与杨荣便快步赶至。
蓝玉身披新式军装,步伐沉稳,眉宇间带着沙场磨砺的凌厉。
杨荣则是文官儒袍飘然,举手投足间透着文人的从容。
二人步入御书房,当即行礼,齐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朱允熥轻轻一挥手:“免礼,平身。”
他旋即直入正题:“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要询问西南平定土司叛乱的战事进展如何?”
“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成效几何?”
此言一出,蓝玉当即跨前一步,抱拳沉声道:“陛下,臣请陛下宽心,西南土司之乱,臣定当全力平定,绝不辜负圣恩!”
他的嗓音铿锵,带着武将独有的果决,但随即语气稍缓,道:“然,西南地势险峻,崇山峻岭连绵不绝,道路崎岖,车马难行。”
“士兵翻山越岭,仅行军便十分耗费时日,粮草等军需物资运输更是艰难。”
“臣以为,欲平此西南之乱,急切难成,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说到这里,蓝玉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声音陡然提高:“臣还有一事,臣要弹劾政务处的几名大臣!”
“他们贪功冒进,竟擅自干涉军务,实属越权!”
他微微顿了顿,似在控制激愤情绪,转而继续道:“西南土司叛乱,本属朝廷军务,陛下早已颁布军政分离之策,地方官府不得插手军务。”
“可这些政务大臣却以‘土司归属地方管辖,平定土司之乱乃是内务,宜由官府招抚清剿’为由,私自调派人马,胡乱行事!”
“他们不通兵法,不晓战事,如此作为,只会扰乱西南战局,贻误大事!”
蓝玉的嗓音极大,震得御书房内隐约有回音作响。
朱允熥眉梢微微一挑,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倒是没想到,蓝玉竟然会弹劾政务处。
他并未即刻回应,而是将目光转向杨荣。
杨荣虽是政务大臣,却素来负责协调军务。
如果真有此事,那他想必再是清楚不过。
“陛下,西南之地,土司割据,各自为王,桀骜不驯,素来不服朝廷约束,积弊已久。”
杨荣肃立殿前,声音沉稳而恭谨:“如今朝廷推行改土归流,直指土司权势之根基,触动了他们的命脉。”
“这些土司自然群起反抗,誓死捍卫其世代相传的霸业。”
他语气愈发凝重:“欲平定西南土司之乱,朝廷当以雷霆之势,调遣重兵,似秋风扫落叶般,将那些胆敢违抗朝廷号令的土司逐一荡平,震慑四方。”
“然而,军务处却仅派出一支原本前往远征暹罗的新军,区区三千人,投入到平定西南的战事中。”
“三千人马,犹如涓涓细流,难以浇灭熊熊烈焰,远不足以平定乱局。”
“政务处曾多次恳请军务处增兵西南,奈何军务处以今年军费预算已定、财力无余为由,断然拒绝追加兵力。”
“政务处无奈之下,只得另寻他策。”
杨荣微微停了一下,语调中透出一抹坚韧:“臣等反复商议,查阅新政的章程,发现西南土司本属大明疆域,其地方事务,乃属大明内务,而非对外征战。”
“陛下曾有明旨,军政分离,政务处不管军事,只在必要时,配合军方。”
“然内务与对外战事不一样,按规定,政务处有权统率朝廷各部,责令地方官府,保持大明各地的稳定和安宁。”
“原各省都指挥使司裁撤后,部分精锐兵马整编为内卫军队,由政务处统领,受兵部与各省巡抚、巡按共同节制。”
“章程明载,若地方突发叛乱,巡抚巡按有权紧急调遣当地所辖的内卫武丁,予以弹压。”
“据此,政务处行文云南、四川两省,命其调用境内内卫武丁,迅疾出击,镇压那些公然挑衅朝廷、藐视法度的土司。”
杨荣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振奋:“与此同时,兵部担负起对土司用兵的统筹之责,刑部亦全力配合。”
“刑部缉盗司抽调精锐人马驰援云南、四川。”
“地方官府的捕快也加强巡查,严密布控,将那些胆敢抗拒王法的蛮夷一一擒获。”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中多了几分自豪:“此番举措,已初见成效。”
“内卫武丁骁勇善战,势如破竹,接连剿灭叛乱,九名土司首领已被正法,震慑西南。”
“刑部缉盗司雷厉风行,擒获三名负隅顽抗的土司头目。”
“各地衙门的捕快亦不辱使命,平息多起叛乱,又俘获两名煽动祸乱的土司首领。”
“甚至连税务司的稽查人员,在追查偷逃税赋时,也顺手擒获了一批企图潜逃的蛮夷逆贼。”
“西南叛乱的土司,已经有不少伏法。”
杨荣说到此处,语气陡然一转,带着几分冷峻与讥讽:“反观军务处,因其固守陈规,不愿增兵,仅有的三千人马,也不愿分兵。”
“虽也取得几场胜仗,却受困于崇山峻岭之间,进军迟缓,平叛之势几近停滞。”
“若依军务处这等疲沓方略,只怕到了猴年马月,西南土司之乱仍将绵延不绝,徒耗国力,贻误战机!”
他垂首一揖,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西南之事,关乎大明江山稳固,军务处既不能迅速调兵平叛,政务处却不能坐视国内动荡而不管,调集人马,平定叛乱,实属份内之责!”
杨荣言辞凿凿,慷慨激昂,朱允熥却是终于听明白了。
好家伙!
他心中直呼好家伙!
好一出意料之外的戏码!
这西南战事,竟然不是军务处调遣大明精锐的军队又出征,而是政务处倚仗内卫武丁,联合刑部缉盗司、地方衙门捕快,还有税务司的稽查等准军事力量在打仗?
行政体系,未借军方一兵一卒,竟自行掀起一场对外征战,且战果斐然,进展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