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单刀直入(2 / 2)

家祖左宗棠 白社桑落 3952 字 1个月前

四十多万人组成的集团军群已经饮马马斯河,北能截断四国联军的退路,歼敌主力于海边,南能一路直下巴黎,掘法国根基。

而危险,却还不止于此,突入内地的德军固然可怕,但却未必无能为力,若是人心散了,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5月2日,巴黎

当公路上充斥着逃亡的北方平民对第三共和国怨声载道时,巴黎的市民们同样对雷诺政府非常不满。

在总理府外的广场和马路上,数不清的民众聚集于此,人头攒动,横幅、画板、旗帜,各种标语随处可见。

巴黎的市民们对于战争非常不满意,这并非是针对政府,或者其他什么人,只是失败主义横行的直接结果。

失败的代价法国人民似乎已经无心关心,他们只希望即刻获得和平。

在场的军警们紧张的维持着秩序,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了巴黎市民们,要知道,他们可都是真的敢硬碰硬的狠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掏出枪给你一枪。

相比于面对愤怒的市民而两面为难的警卫们,坐在总理府里的众人更头疼的是左右翼之间的斗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左右翼斗争,联合分化、政治狙击可谓是历史悠久、颇有特色,而三共这套班子能维持七八十年,阁倒政不倒的局面也颇令人惊奇。

在前几年极右翼最为猖獗、火十字团敢把装甲车拖巴黎大街上的时候,pr、ps、pcf等政党组成了人线,成功挫败了极右翼向政府进军的企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见不和便使得人线名存实亡,内部矛盾激烈——

pr,也就是法国激进党这一资产阶级政党,依然继续支持对德国的种种限制,并在军事上坚决反对德国;

而ps和pcf虽然也不是一心,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少的分歧,但他们还是支持与德国讲和,同时支持在军事上阻止德国的进攻,以迫使双边恢复到之前的关系。

虽然双方在表面上都支持军事行动,但却在更细节的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合。

另外,虽然法国在1929年到1939年间换了十八九个总理,政坛混乱,但军队高层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动,在军事上自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整体的局面非常的混乱,而总理雷诺也才将就任几个月而已。

作为第三共和国的保守派政客和特立独行的中右翼人士,雷诺选择延续从前的保守政策,使得政府无法控制货币超额发行。

因此,雷诺内阁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如果不是在印度支那问题上有所回旋,恐怕情况还会更加糟糕。

同时,雷诺也是一个对法兰西有着强烈自豪感的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德国明里暗里的意识形态攻势,对于pcf十分提防。

而在外交上,雷诺更倾向于和英国合作,协力对付来自德国的巨大威胁。

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说,雷诺政府都难以在如此危机下团结法国人民,而理念简单粗暴、善于蛊惑人心的极右翼势力自然也就见缝插针,企图在此时搅出点动静来。

至于康米中激进的革命主义者也在行动,但大部分人仍更倾向于温和主义。

但是,无论是极右翼行动者,还是左翼行动者,都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复杂而松散的市民组织。

后方的情况终究是与前线密切挂钩的,如今前线已经陷入了崩溃的状态,马奇诺防线上虽然咬着九十多万德军,但法军只能固守,而没有足够的机动力量阻滞德军。

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的作用十分有限,固然牵制了德军,但德军的机动力量并没有受到限制。

而更糟糕的还在北方,处于比利时和荷兰一线的数十万英法联军尽管已在全力撤退,可因为接连不断的空袭和德军的追击而非常迟缓,突出阿登森林的德军更是成为这只游荡在欧州上空的幽灵手中的死神镰刀。

在马斯河的战斗全线告终后,相比于国防军,人民军的战术战略要沉稳的多,德军先是以惊人的速度歼灭了法国第九集团军之后,才开始向内拓展。

德第二集团军群以装甲师为先锋,向西北一路拓去,试图截断英法联军的后路,与第三集团军群完成合围,钳杀联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