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24073缕人道薪火,小马哥的决定(求月票)(2 / 2)

仅他一人,很难把这个赛道提前预热,但有了企鹅加入,速度自然能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

新年第一天。

企鹅总部,刘志平坐在马文腾对面,端着一杯红茶,小口抿着。

马文腾拿着一份调研报道,眉头紧锁,细细翻看着。

“grubhub在灯塔国的日订单有10万,月营收1000万美币;just eat在英国的日订单有8万,月营收900万英镑;德国的delivery hero刚成立不久,订单和营收数据不详。”

“martin,你觉得这项目可靠吗?”

马文腾扔下文件,端着热茶,润了润嗓子问道。

“我觉得前景比较可观,国内民营企业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及华餐的烹饪方式,决定了九成以上的白领,对外卖市场都有强烈的天然需求,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食堂。”

柳志平放下茶杯,笑着回答道。

尤其在互联网行业,996更是家常便饭,只有极少的上班族,在下班后,还有心情买菜做饭。

“那团购就不做了?”马文腾顿感憋屈。

千团大战历经一年,高朋网出局,qq团购跌出市场前五。

他不明白!

拉手、窝窝团、美团和糯米网,在流量和资金都不如企鹅的情况下,是如何死死压制qq团购的。

“自然是两个一起做,既然看不清哪个模式更有潜力,那就两个赛道一起投。”

刘志平拎起茶壶,给马文腾的茶杯续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方才不紧不慢地回道。

企鹅在陈延森身上的两笔投资,一笔都没亏。

第一次投资狐狸淘,套现20亿。

第二次投资拼呗,结果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几乎追平了亰东的多年努力。

陈延森虽然尚未开启a轮融资,但dst、高瓴、红杉和老虎基金,对拼呗的估值均超过了50亿美币。

简单来说,一个半月,陈延森就把拼呗20亿美币的虚高估值给坐实了,并且翻了1.5倍。

连投行大佬都戏称陈延森是财神爷,倒也没说错。

dst花了13.5亿美币,外加高通、微软和索尼的供应链资源、技术专利授权,才打动了陈延森,拿到橙子科技15%的股权。

马文腾也动过投资橙子科技的想法,只不过企鹅在手机行业没资源、没人脉,柳志平刚开口试探,就被陈延森给拒绝了。

结果根据艾瑞数据的粗略统计,橙子手机的出货量,在2011年的国内市场,竟排到了第四名。

短短不到半年工夫,就超过了酷派、联想、oppo和中兴等手机厂商。

估值暴涨,让dst的这笔投资成为了行业经典案例。

“那就交给晨峰,他跟陈延森也算是老熟人,既然上次陈延森主动开口,就说明他有引入企鹅资本的打算。”

马文腾当即决定道。

“行,我来安排。”柳志平微微点头,爽快应道。

另一边。

还在休假中的林晨峰,接到了老板电话。

“筷跑?外卖?好的老板,我明白了。”

林晨峰听完柳志平的叮嘱,礼貌挂断了电话。

外卖他知道,之前企鹅风投部对饿了么进行过评估,认为前期投入过高、盈利周期太长,故而放弃了投资。

这才过了几个月,老板的态度竟然发生改变。

不过林晨峰清楚,筷跑的操盘手是陈延森,与饿了么必然不同。

想到这里,他便让人先联系康国栋,准备节后上门考察。

大老板发话了,筷跑必投无疑,剩下的工作,无非是价格问题。

元旦当天,还在忙着‘筷跑请你喝新年第一杯奶茶’活动的康国栋,突然接到了企鹅风投部的电话。

“好的,没问题,到时候联系。”

康国栋没犹豫,爽快答应。

筷跑刚起步,一个月的经营支出就达到了400多万,陈延森给的那3000万,一旦新客量级上来,恐怕都撑不过三个月。

“栋哥,谁的电话?”裴毅好奇问道。

他在一旁,只听见模糊的几个词,像什么‘企鹅’、‘投资’之类的。

“企鹅风投部,说想投筷跑。”

康国栋并未多想,如实回答道。

“挺好的。”裴毅的眼睛转了转,立刻联想到陈延森说过的话,保不齐这也是对方的手段之一。

“我跟对方约了1月4号见面,到时候.你来负责吧。”

康国栋想了想,觉得让裴毅出面更合适。

上次在虚城找陈延森拉投资时,就是靠老裴hold住了局面,才成功拿到了融资。

“先跟陈总汇报吧,毕竟他才是筷跑的大老板。”裴毅微叹,小声提醒道。

他心想:栋哥这人编程技术好,当朋友不错,可就是不适合当筷跑ceo。

“对对,还是老裴心细。”康国栋笑着应道。

“行,那我去忙了,订单那边我得盯着,万一爆单,还得再调整兼职骑手的人数。”

裴毅点头说道。

康国栋没说什么,转身往技术部走去,打算继续优化筷跑的智能配送系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