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迫不及待(1 / 2)

程时很高兴,请所有员工吃了一顿好的。

这个消息也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然后程时办公室的电话就没有停过,从早响到晚。

都是来问程时这台机床的价格。

郑拥军说:“我不管,第一台你必须给我。”

程时:“不要慌,等我用一用,看看它够不够结实再说。不然运过去两三天就坏了,那不是闹笑话吗?”

郑拥军:“只要精度够高,你给我用一天也好。让我先加工几个玩玩。”

程时:“大哥,山长水远,几百斤的东西,运来运去很好玩吗?你再等等。这都做了一台出来了,以后就会有新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所以不用着急。”

工人们都以为程时肯定会躲起来,背着所有人调这个机床的精度。

结果程时却大大方方的把所有工人叫到一起来学习。

他说:“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掌握这个技术,这样以后任何一台机床出现精度问题,你们都能解决。”

刘光荣小声说:“时哥,你不保护一下自己吗?”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从古至今,师傅再好,对徒弟也要留一手。

除非师徒同时又是父子。

程时:“没事,哪怕你们以后不在我这里干了,我也希望你们出去能独当一面。我要的是整个中国的机械都大步向前,而不是只有我一枝独秀。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在这里多为我干几年,创造更多效益,我当然更高兴。”

其实他能这么豪气的说这些话,是因为肚子里装的东西比现在已经展示出来的技术要先进几十年。

所以,不怕别人学了去。

这个年代总有人说那些丧气话。

“中国人不团结。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就变成虫。”

“中国人只会内斗。干别的都不行。”

“中国人不严谨。没有沉下来做一件事的耐心。”

诸如此类。

还有很多人彻底失去信心,举家移民国外。

程时却知道,一个人压根就不可能彻底跟祖国断开联系,背弃祖国的下场也是被人利用完后丢弃。

其实也中国人可以很团结,特别是对外的时候。

他更明白在商场上,只有抱团才能将彼此的能量都发挥到最大。

大家面面相觑。

有人说:“时哥真大气。”

程时:“好了,这些戴高帽子的话就不要说了。你们要认真学,我没有时间教你们很多遍。我们除了跟以前一样下班前一个小时总结一天的经验和问题,从今天开始再加上学新知识。”

程时每天讲完都会给他们布置任务去完成。确保每个人都能分到外面的代加工单,自己的机床零件加工单和在新机床上练习精度调节技术的机会。

程时则在琢磨把国产中型机床直接改造成五轴精密数控机床的可能性,还弄了c6140的图纸回来研究。

因为中型机床和小型机床的技术差别,所以数控化的路径也不尽相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