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袭职盛况(2 / 2)

苏泽被这个动静看傻了,他疑惑向身边郭准问道:

“郭舍人,这是唱得哪一出?”

郭准一边带着苏泽跟上高拱,一边说道:

“苏翰林是今科进士,没见过这‘袭职’的阵仗。”

“袭职?”

郭准虽然只是一个中书舍人,但是他作为两房舍人,经常往来大小九卿衙门传达内阁的指令。

郭准说道:

“《大明会典》有规定,天下卫所军户袭职,都要兵部武选司核准勘验,这些都是来袭职的,或者为了争夺军职上京告状的。”

听到郭准这么一说,苏泽就明白了。

太祖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军户世袭,而军户的职位也是世袭的。

指挥使的儿子还是指挥使,千户的儿子还是千户。

比如戚继光,他就是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俞大猷也是袭父职任泉州百户,然后在抗倭战争中积攒军功升上去的。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原军户死亡后,家属需要向上级都司衙门提交袭职申请,再由都司衙门出结保文书,送到兵部勘验,核准后再让子嗣袭职。

这其中自然就有各种特殊情况。

比如嫡长子未成年的时候,袭职者就要等成年后完成兵部的考核,才能承袭父职。

再比如遇到绝嗣的情况,确定由近支哪一支来承袭职位,这就是兵部的工作了。

此外还有状告袭职者不是亲生儿子的,次子状告嫡长子不孝,要求朝廷取消袭职的。

这些人日夜聚集在兵部门前,就形成了“袭职”的“盛况”。

郭准继续说道:

“等下次苏翰林去吏部,见到‘补阙’的盛况,可要比兵部还热闹上三分。”

苏泽默默点头,说起补阙苏泽就明白了,这是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在吏部等候授职的程序。

理论上科举到了举人就能做官,比如海瑞就是举人出仕做官的。

但是到了隆庆朝,有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官位已经不够用了,很多举人都要等到官职空缺。

还有因为父母去世,丁忧结束的官员,也需要在吏部等待补阙。

这些候补官员排队在吏部门口补阙的盛况,在明代官场笔记中也多有描述。

苏泽穿越以来,见到的都是阁老重臣,原本他对兵部不以为然。

到了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看不上的“下三部”,原来也是能决定无数人命运的顶级部门。

要知道门口等待袭职的千户,那也是正五品的武官,这些人可是连兵部的大门都进不来的。

苏泽走进兵部大门,只见到一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官员正在迎接高拱。

郭准低声说道:

“这位就是兵部的霍部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