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病情诊断(1 / 2)

“来喽来喽,国宝帮来咯!”

听得出来,刚才宝友还有点收敛。

这会儿和他爹一吵完架,直接不装了,拿出他父亲的藏品时,脸上乐开了花。

估计平时没少被他父亲的藏品给膈应。

“意思是把新的木材那种艳丽的颜色给压下去,给人一种使用过的痕迹。”

宝友非常快的承认是自己的问题。

“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这东西在我们家里传了几十年了,就是一直没传给你。”

宝友的父亲听完想了想,在两个答案里选了最不容易被证实的那个:

“应该近代的时候发掘的。”

为什么老的黄花梨家具能拍几千万甚至上亿?

“他现在的心态有点这种苗头。”

不过仔细一想,其实他自己以前看《寻宝》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

别的不说,他这件东西确实没有三星堆面具那么逆天。

毕竟现实里有钱的人太多了,就算人家捡漏个几十万的宝贝,放在现实生活中也不算啥。

“ok。”

就是因为它们像汝瓷一样,样式和数量基本都是确定的。

“是孤品。”

弹幕的吹捧让张扬微微脸红。

“那这样的国宝,是怎么到你手上的呢?”

“我看的话,你这把椅子,要么是明代的,要么是新做的。”

张扬还是要揭晓最终答案:

“这件东西我目前看的话,应该是新的,就是路边的工艺品,甚至就是三星堆那边旅游的纪念品。”

“对对对,你给人家博物馆捐这种垃圾,你看人家要不要……”

张扬表情木然的点点头,接着问道:

最近几年,三星堆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张扬又是这行的专家,对这个古文化的发掘历史非常了解。

“反正我有点怀疑,他是被人给洗脑了,但是我又没找到给他洗脑的人。”

“今天过后,我看他还怎么嘴硬!”

“我爷爷当时就在天府生活,离三星堆很近的,他当时可能去工地上帮忙之类的,估计自己私藏了一件。”

“你可能太乐观了。”

“明代的黄花梨交椅,很有名的。”

张扬给出了a和b两个选项。

宝友的父亲果然不是那种单纯为了钱的国宝帮。

不过之前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我的鉴定意见就是这样。”

木材本身没有鬼眼,染色也得安排上啊。

“什么对了?”

家里的长辈嘛,当着面还是应该稍微哄一下的。

“祖传的吗?可是我记得,这东西是你去天府旅游完回来,家里才有的诶。”

张扬试探着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博物馆会奖励你500块钱+证书。”

不过这次张扬站在宝友这边。

“如果叔你没记错的话,您这件东西要么是近代发掘出来,流入民间的;

要么是五十年代初的时候,三星堆当地的考古队发掘出来的。

“张大师,你说像这种东西,我爸说它没问题,你能不能帮忙分析一下。”

“宝友你说是你的也是明代的,那你和盛博的人,必然有一方是错的。”

“明代交椅确实很有名,盛海博物馆里就有这么一对,也是黄花梨的。”

以至于听到“明代黄花梨”这个名头,张扬不看东西就有八成的把握判定:

东西既不是明代的,也不是黄花梨。

有一种欲哭无泪、被气笑的感觉。

现代的黄花梨本身就不便宜,根本没必要做成仿古家具。

宝友听到自家父亲这么扯谎,直接笑出了声。

“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应该可以帮忙诊断清楚。”

直言就是感觉像老东西才买的。

张扬回了宝友一个手势。

“那肯定是我错了。”

那时候真品都不值钱,也没有仿品干扰,拿到的都是真实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我父亲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家里就有了,传到现在,应该有七八十年了吧。”

“还是老师您帮忙看一下吧。”

张扬好心的提醒了一下,免得等下出现回旋镖,宝友自己太尴尬。

“证书是官方的吗?”

张扬赞同完宝友的话,接着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属于是全错。

这种类型的国宝帮一般没有组织。

有的人则是被其他人给骗了,很多买河东集团“工地老头三件套”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默默的把手机还给了儿子。

宝友把镜头一转,对准了自己的藏品。

“他是真的不懂,还是精神状态出了问题?”

“可是盛博的专家跟我说,这种黄花梨交椅,全国就他们那里有一对。”

“啊?”宝友有点困惑的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

宝友的父亲煞有其事的介绍道:

“这个文物的造型,全世界都有名啊!”

早在几十年前,国内最早的那一批收藏家,就对明清两代的家具,进行了仔细的总结和归纳。

“如果叔你坚持东西是祖传的话,你可以想想,是不是被人掉包了。”

“这个是祖传的。”大叔不假思索的答道。

不然怎么碰瓷黄花梨呢?

“来,你把镜头给伱父亲。”

宝友的父亲听完沉默了。

“不是啊,大哥,你的黄花梨没有鬼眼、也没有麦穗纹,你是怎么确定的?”

“我甚至怀疑,人家本来就是当仿古家具卖的,所以才没有染色之类的骚操作。”

把旁边的宝友给气笑了,连声说:

“那这东西还值钱吗?”

相反,要是看到有人买古董亏钱了,还跟专家嘴硬的,张扬会笑得超大声。

大规模的出土文物,则是要等到八十年代。

“行话叫杀色。”

“而且是照着《明式家具珍赏》上面做的。”

这时候大爷还想着cue一下儿子。

“七八十年的话,我帮忙算一下啊……”

……

椅子没什么稀奇的,主要是看材料。

说这椅子的材质是黄花梨,就相当于拿着一件灰色的陶罐说是元青花。

“既然是祖传的,那传了大约有多少年呢?”张扬问道。

“那我捐,一分钱都不要也要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