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试验建造五丈高的试验塔。工匠们挥汗如雨,将青石与糯米灰浆层层堆砌。当施工至三丈时,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尚未完工的塔身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快撤!”监工的呼喊声未落,塔身轰然倒塌,飞溅的砖石如雨点般落下,三名工匠躲避不及,被砸得头破血流。】
【朱由检闻讯快马加鞭赶来,看着满地狼藉,脸色阴沉得可怕:“为何倒塌?给朕一个解释!”】
【宋应星浑身尘土,扑通跪地:“陛下,塔基宽度不足,难以承受塔身重量。且木料强度不够,无法抵御强风。是臣等疏忽……”】
【“十日之内必须改进!否则,你们都去守塔基!”朱由检转身时,衣摆扫过一名工匠的工具篮,木槌“当啷”落地。】
【第二次试验,塔基拓宽至两丈,采用巨型花岗石筑基,塔身换用更坚硬的柏木。然而,当施工到十丈时,运送石料的竹制滑轮突然断裂,百斤重的石条从高空坠落,在地面砸出深坑,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空。】
【朝堂上,弹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飞来。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染血的工牌,声音激昂:“陛下!此工程劳民伤财,已致九死十七伤,却毫无成效!分明是浪费国帑、草菅人命!请陛下立即停止!”】
【“停止?”朱由检举起断裂的滑轮,眼中似有怒火燃烧,“等匪寇杀到京城再后悔?观星监继续,再有阻挠者,革职抄家!朕倒要看看,是那些迂腐之言厉害,还是这通天塔厉害!”】
【研发陷入绝境时,周小虎在河边打水,看着水车的传动装置,突然灵感乍现。他顾不上浑身湿透,一路狂奔到观星监:“陛下!我们可以用铁链和齿轮组成升降装置,就像水车那样,把石料稳稳吊上去!”】
【汤若望立即铺开羊皮纸,蘸着墨水快速计算:“若采用齿轮咬合原理,配合配重系统,理论上可行。但需打造精度极高的部件,误差不能超过分毫。”】
【朱由检盯着草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好!不管用什么办法,三个月内必须让塔立起来!”】
【经过四个月日夜赶工,首座“通天塔”终于竣工。塔身由花岗石与特制青砖砌成,每一块砖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三十丈高的塔尖直插云霄,顶部设有八角形瞭望台,配备着汤若望改良的望远镜与旗语系统。】
【试瞭望当日,朱由检亲临现场。当他登上瞭望台,望远镜中呈现出二十里外的村落、蜿蜒的官道,甚至能看清树上栖息的飞鸟。瞭望兵挥动红黄两色旗帜,将“匪寇”动向通过旗语准确传回塔下,不过半柱香时间,模拟的官兵便已集结待命。】
【“好!好!”朱由检激动得满脸通红,重重拍着瞭望台的围栏,“传朕旨意,即刻在西北边疆、山东全境建造百座通天塔!”】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兵部尚书杨嗣昌捧着数据报表,声音都在颤抖:“陛下!此塔若遍布边疆与匪患之地,我军预警时间可提前三日,兵力调度效率提升数倍!以往需要千人驻守的防线,如今百人即可!”】
【户部尚书毕自严却面露难色:“陛下,建造百座通天塔,所需银钱不下百万两……”】
【“百万两能换来边境安宁、百姓安居,值!”朱由检大手一挥,“从各省藩王俸禄、官员俸禄中暂借,日后再补!”】
【礼部尚书李腾芳跪伏在地,涕泪横流:“陛下!《周礼》有云‘天高不可及,地厚不可测’,此塔高耸入云,有违天地之道,恐遭天罚!望陛下收回成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