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1 / 1)

【朝堂之上,弹劾声浪此起彼伏。御史大夫郑三俊上奏:"陛下,翔天监耗费白银二十万两,至今未有成效,分明是劳民伤财!"吏科给事中更是言辞激烈:"自古未有凡人能上天之举,此乃违背天道,恐遭天谴!"】

【朱由检将战报摔在群臣面前:"天谴?边关将士曝尸荒野,这算不算天谴?继续拨款,再有阻挠者,革职查办!"】

【研发陷入绝境时,吴三炮在观察小孩玩竹蜻蜓时突发灵感。他连夜跑到翔天监,举着竹制模型喊道:"陛下!我们可以把螺旋桨改成上下双叶结构,就像竹蜻蜓那样,说不定能平衡升力!"】

【汤若望立即铺开羊皮纸计算:"若配合可调节角度的尾翼,或许能实现方向控制。但还需解决蒸汽管道在高空低温下的防冻问题"】

【第二次试飞当天,八达岭下聚集了数千百姓。当改进后的铁鸢轰鸣着冲向天空,在离地十丈处平稳盘旋时,人群先是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惊呼。然而好景不长,飞行半柱香时间后,锅炉突然停止工作,铁鸢如断线风筝般急速坠落。】

【朝堂上,弹劾奏折铺天盖地。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事故伤亡名单,声色俱厉:"陛下!此妖物耗费巨万,不仅折损工匠性命,更惊扰上天!恳请立即关停翔天监!"】

【"关停?"朱由检举起变形的蒸汽阀门,冷笑,"等边关将士因情报延误全军覆没,你们就满意了?翔天监继续,再有阻挠者,满门抄斩!"他扫视群臣,目光如刀,"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民间的恐慌情绪达到顶点。迷信的百姓传言"铁鸢是勾魂使者,会吸人魂魄",甚至有人在翔天监外焚香祷告,祈求上天降罪。更有激进者趁夜破坏设备,割断蒸汽管道,烧毁设计图纸。】

【面对重重阻力,朱由检做出惊人之举。他亲自穿上特制防护服,登上改进后的铁鸢。当铁鸢载着皇帝缓缓升空,在京城上空盘旋时,满城百姓纷纷跪地叩首。"乡亲们看好了!"朱由检的声音通过扩音竹筒传来,"这铁鸢不是妖物,是守护大明的神兵!"】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真正成熟的"铁鸢"终于问世。流线型的金属机身搭配可折叠机翼,蒸汽锅炉采用双层保温设计,螺旋桨增加了自动调速装置。当它载着军情文书,仅用两个时辰就从京城飞抵大同,比最快的驿马快了十倍有余。】

【消息传回朝堂,满朝震惊。兵部尚书杨嗣昌捧着测试报告,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若组建铁鸢侦察营,我军情报传递效率将提升百倍,战场局势尽在掌握!更可对敌军进行空中侦察,提前预警!"】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面露喜色:"臣估算,若大规模应用,每年可节省驿站开支五十万两白银!"】

【但礼部尚书李腾芳痛心疾首,涕泪横流:"《礼记》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如今铁鸢僭越上天,恐遭天谴!此例一开,纲常何存?"】

【刑部尚书乔允升则担忧:"铁鸢虽强,但造价高昂,且操作复杂,如何大规模装备?"】

【朱由检环视群臣,目光坚定:"将士流血牺牲难道不是天谴?只要能保家卫国,便是逆天又如何!至于造价,可先组建精锐部队试用。工部立即编写操作手册,在神机营中选拔人才训练。"】

【随着铁鸢的推广,大明军事格局发生剧变。侦察铁鸢日夜盘旋在边境上空,鞑靼骑兵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运输铁鸢可携带紧急物资穿越险地,解救被围困的守军。在一次战役中,铁鸢提前侦察到敌军埋伏,使明军避免了一场大败,反而设伏重创敌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