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反扑与较量(2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640 字 2023-03-15

而察举和征辟,则正好相反,只能不断削弱。

智力资源,绝不能继续任由世家大族所垄断。

这么多年了,估计世家们也看出了朝廷的意图。

所以趁着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成为大汉官吏主流的时期,疯狂举荐自己人上来,想要抢占位置。

“大汉数百年来,都是以察举为主,现在阿郎想要推行科举,大伙一时间没有转变过来,也是可以理解。”

右夫人叹了一口气,“说实在的,就眼下来说,世家子弟确实是要比普通百姓的子弟要强上不少。”

“各地举荐了这么多人上来,恐怕也不能全部算是故意”

冯都护点头:

“我又何尝不知这一点?但为了大汉的长远考虑,科举势在必行。”

右夫人指了指案几上的名单:“那这个怎么办?”

冯都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出右手,按到名单上。

右夫人还以为他是打算拿起来细看,挑选人员,没想到冯都护却是按着名单,食指开始敲打纸张。

这是他思索的小动作。

“直接打回冯都护欲故计重施,右夫人却是有些担心:

“凉州考课,乃是选才入仕,让考生体察民情,无可厚非。”

“而进入学院,却是求取学问为先,二者岂能同日而语?阿郎此举,怕是有所不妥。”

“不必担心。”冯都护胸有成竹地一笑,“学院出来的学生,最后也是有一年的实习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话放在古代,可能有些夸张。

但学子成年以后,外出游学,增长见识,是一件正常,乃至理所当然的事情。

学院最后一年的实习安排,其实也是学生另一种名义上的游学——与个人游学的区别就在于,这是学院统一安排的游学。

“这些举荐上来的学子,皆是各地才俊,岂有弱者?就让他们提前实习了。”

右夫人面上仍有忧色:

“那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又怎么办?只怕到时候有人说区别对待,有失公平。”

“就是让他们觉得不公平。”冯都护面容沉静,“就是让他们知道,从学堂考入学院的学生,才是正牌皇家学院的学子。”

“就是要比举荐上来的学生,更受朝廷重视。方式。

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绝大部分时候,地位都没能超过科举。

科举入仕的官员,就是要比别的方式入仕的官员腰杆子硬。

冯都护最终所要营造的,也是这种效果。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科举、察举、征辟入仕的官员,地位肯定基本都是相当的。

只不过他要有意识地把科举的地位慢慢抬起来,渐渐地潜移默化。

一点一点地挤压察举和征辟,就是变相地在挤压世家子弟的入仕空间。

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到与普通人一样的起点——至少在学院里是这样的。

这已经是冯都护打破世家智力资源垄断所能做到的极致。

也是能给天下所有学子的一个最大公平。

同时也可以让大汉能团结最广泛社会层面。

右夫人知道这必然会有不小的阻力,只见她思索一下,建议到:

“不如这样,若是有人当真在一年的时间里,表现出色,也可以直接察举或者征辟出仕,阿郎以为如何?”

冯都护闻言,不禁“咦”了一声,赞赏地看向右夫人:

“细君不愧是吾之女诸葛,此言甚是有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