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2 / 2)

确切的说,在朱祁钰这个皇帝的眼中,无论是什么样的理想国或者大同世界里,四时之序,就会如同四季一样周而复始,经济危机也不能幸免。

朱祁钰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根本看不到冬序之下大明经济的现状。

一出城就看到了。

其实在安排陛下出行的时候,胡濙曾经和于谦商量过,要不要找一点百姓在通惠河上拉动漕船,制造一种繁荣的假象。

这种装门面的做法,遭到了于谦的反对。

不是于谦不懂如何应付巡查,他在地方干了二十五年,巡抚、巡按御史一波接着一波,于谦知道这是一种迎检的规矩?

这个念头稍起,孙太后就惨淡的笑了笑,合上了车窗,转动着手中的佛珠,闭目假寐。

如果当初登基的真的是眼下的陛下,大明也不会更好。

稽戾王初登基的时候,才九岁,主少国疑,张太皇太后还活着,而且是临朝称制。

稽戾王把朕与凡殊,理解成了他是圣天子,不是人,很大程度上是内廷外廷的共同选择。

大明皇帝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内廷外廷一直认为,应该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可是帝制之下,把皇帝关在笼子里,培养成为一个废人,不利于天下,更不利于社稷。

那利于什么?唯独利于内外廷操持权柄。

君父?

那也要有本事才能当。

时也,命也。

孙太后有时候就在想,陛下为什么不把她杀了,到时候对外就说暴疾而亡,这样一来就永绝后患了。

但有时候她也在想,她不过就是个妇人罢了,她对皇帝能有什么威胁呢?她值得陛下冒着大不孝失德的风险弑母吗?

她没什么能威胁陛下的,命妇的权柄早就交给了汪皇后,她无事一身轻,她的懿旨现今没有任何的效力就擒,玩起了老套但有效的挟百姓以迫皇帝的把戏。

让大明的情况看起来更糟糕一些,让大明的暴君早日改悔。

改掉那些御制银币、官邸法、农庄法、利柄法、考成法、官绅一体纳粮、钱法、在廷文武百官家眷不得营商、反腐抓贪等等暴政。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那时候,万民一定会用最肉麻的方式,来歌颂皇帝的伟大和圣明。

他们眼中的万民,并不包括大明的普通百姓,他们眼中的万民,只有他们自己这些占据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

那些卑贱的百姓只配被朘剥,只配给大善人们提供优渥的物质基础,充当人肉电池罢了。

朱瞻墡,是大明至德亲王,在占据分配地位的肉食者的食物链中,站在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作为大明皇帝的嫡亲王,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在去贵州之前,也不过是有我之人,可是贵州之行,他从乌江沿途的码头集散,悟到了利柄论对朝廷的重要,随后在贵州实践了他的理论。

至此,他便是无我之人。

他求的东西并不多,作为嫡皇叔,他想活着,所么特别的,骆胜的正妻父亲涉及其中罢了。

一面是亲亲之谊,一面是君臣大义,一面是妻子的娘家,一面是大明官办的养济院,骆胜到底是忠于大明忠于陛下,还是忠于自己?

换句话说,朱瞻墡下了饵,就看这骆胜到底咬不咬钩了。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